当我看少女乐队番的时候,我想些什么

cover

开篇先扯会儿淡。

标题显而易见的致敬了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对这本书的印象如此深刻,大概是因为村上春树是我拥有Kindle之后作品看得最多的一位作家。在彼时还不会向Kindle传送本地书籍,只能从商城里挑拣免费书看的时候,就有村上春树的身影。也许之后还花钱买过他的电子版书籍,不过这也无法考证了,不仅是因为亚马逊Kindle的在线服务撤出中国,而那台Kindle7在长达8年的服役后,电池容量已经几乎变成离开充电器就要饿死的形状,卡顿的操作也让我没有重拾的欲望。不过这么一看,167 ppi且残影明显实在不算好的屏幕,哪怕是对比其发售2年前就发布的KPW1也更加逊色(还不给背光灯),但看文字也够用了,时至今日,黑白墨水屏都能做到300+ppi,不敢想象有多清晰。

小时候的我至少还对运动不算抵触,“幸运地”躲过了中考体育后,则确实可以理直气壮地自称肥宅了(也不是很肥)。吸引我看下去的显然不是跑步,倘若真的只写跑步,它只会和另一本我不知从哪里翻出来的古早的摄影学书籍归于一处——我还是会看完,甚至多看几遍,但那时候看工具书过完眼瘾便忘了,不会对书名具体有什么印象。

写作和跑步还是挺适合的,至少村上春树这么说,长跑和长篇小说的创作都需要专注、忍耐、心无杂念。而单一艺术创作令人走向疯狂的例子不在少数,村上春树说:“我基本上承认,写小说这工作并不健康。我们开始写小说的时候,我们通过写作来创造一个故事,不管喜欢与否,人性深处的某种毒素就开始浮出到表面。所有作家都要直面这种毒素,意识到当中的危险,并想办法对付它。”音乐上来说,引用Karasu_的《电棍:Dream On》“冰既是刀,冰又是解药”,为了逼近巅峰而嗑药的例子太多了。

我第一次看的少女乐队番是《轻音少女》。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二次元。

当我接触网络视频平台时,ACFUN日落西山,哔哩哔哩正蒸蒸日上。答题注册会员也并非被二次元所吸引,那时候刘醒和梁非凡、敖厂长是时下流行热门鬼畜素材,名叫OELoop的新人发了两三个鬼畜便爆火,我就在那时为鬼畜所打动注册了B站。

那时候的人都很单纯,现在都不单纯了
出自《剑来》电棍otto

新学年开始,高中一年级新生平泽唯在误将“轻音乐”当做了“轻便、简易的音乐”。《轻音少女》就如标题一般轻松愉快而不失成长,女孩子间贴贴真好啊……这样的想法当时完全没有。轻音部完全为当时的我描绘了校园乐队的美好图景,令人神往。小时候最爱听的就是电音EDM+伤感轻音乐单曲循环,现在的听歌习惯却完全相反。滑滑蛋也是为我的童年拓宽曲风了。

虽然如此,小时候的我哪怕被说“手指这么长很适合学乐器”这样的话,也还是决然地拒绝了。这也就引出了下一个时间段。

填词、调校、混音?那你是音乐人吗?

我觉得我是。

一位小学同学初中买了吉他,但之后我们再没有什么联系。那太遥远了,如今常联系也不过寥寥几位。

也出于某些原因,初中开始我迷上了填词。得益于良好的备份习惯,自那时以来的所有填词全部保存下来了。不过大部分以之后的眼光看起来都很幼稚。于是每隔一段时间,当我认为我的填词有了长进,就会新开一本书——顺带一提,在重开博客之前,我的所有写作都在“纯纯写作”上进行,这可能是安卓端最好的Markdown编辑器。于是就有了音乐填词1.0/2.0/3.0,前两年又开了一本延续到现在,叫音乐创作。

有什么不一样?

其一,在此之前我的大部分填词都是自娱自乐,或者仅仅在朋友圈内获得一点簇拥。简单的把题材分为写自己和写别的,前者还可以说收获共鸣和情绪价值,后者是真正考验思维深度和笔力的,即便不该对自己过去的创作大加诋毁,我也很庆幸自己清醒地没有在公共平台发表它们。

其二,这一阶段开始我逐渐尝试将填词应用到实际作品上。2021年12月12日,我在B站上传了第一个SynthesizerV虚拟歌姬翻调,Magnet,并使用了我自己的中文翻填。然后收获了50播放(现在已经157了哈哈),于是5天后我又传了另一首乙女解剖的中文翻填。

关于我如何接触虚拟歌姬,以及有关调校、动物园的内容,这里不过多赘述,而计划在另一篇文章中呈现。在SV发布AI声库青溯后,我狠下心“豪掷千金”(999元四舍五入一下确实是),并又过了半年等初中毕业后投入调校的学习。然后凭借蹭《电棍:逐星》热度的翻调收获1w播放

说回填词。下一份我自己填词发布要等到2023年2月8日。在翻调动物园取得一定成功(本来自己爱看)后,就基本确定了B站会以动物园/虚拟歌姬作为未来的创作方向。于是,果仁糖诞生了。

这作的填词中间相隔一个月,1月中实际上将完成前1/4的初版全部废弃,然后换了一种风格在2月重新完成。动物园方面的填词深受站内婉约派秋穰子老师,梦衫老师等人的影响,多少带有点解构形象美化。这作看的人还挺多,甚至有人点歌希望我做,于是命运的齿轮继续转动。

如果你在两周前问我最满意的是哪作,我大概会毫不犹豫的指出是到野区更深处去,这作就像是你在Youtube热门Minecraft密室逃脱地图里使用了F5第三人称视角。

“But then I had a very good idea. I used F5. See, using F5 gave me a whole new perspective and I was able to see a chest I couldn’t have seen before.” 
Seawattgaming

好吧,我只是想说这作在我自己的鬼畜创作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F5也的确为后续打假视频(Kenedian)输送了一个长期的概念/笑点。还是PVP大佬还是PVP大佬还是PVP大佬

直到现在,不敢说调校有什么技术力,至少基本的PIT可以调调,在AI声库的帮助下动一动声线音区,再公式化混音一下,也能产出像回事儿的、可堪一听的作品了。不过离音乐人还差得远呢。

你喜欢我,我喜欢你

他妈的,少女乐队番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喜)

BOCCHI THE ROCK!

前所未有的少女乐队番热潮前,一下我也好几年没怎么看番了。《孤独摇滚》开始又重拾了点看番的热情,然后看的全是少女乐队番,就有了这篇文章。

结束乐队的音乐和动漫剧情出色的配合是极大的亮点。与轻音着重描写校内日常不同,聚焦于校外的乐队活动。也因此我不太认同所谓“下一部轻音”的说法,最近几部乐队番都各有千秋,和轻日常不应该放在一起比较。

单从歌曲角度就不能说特别出众了,尤其是横向和邦邦的几支乐队对比——毕竟这个本就是2.5次元乐队企划。但追番体验很好,剧集安排的危机等也相当好。比如第八集live的失误效果和英雄登场,情绪直接拉满,完美的发挥了番剧和音乐结合的优势。个性鲜明的人物星象,抽象的小孤独脸,Q版小人立绘等有趣的设定为番剧提供了绝佳的吸引力。第八集重刷了几遍,音专只全听了一遍。

BanG Dream! It’s MyGO!!!!!

MyGo的观看体验就截然不同了,我是先从音乐专辑开始听的。第一次看番之前我就把《迷跡波》全专收听了三四遍,刷评论的时候对剧集的情感脉络有了大致了解被剧透了(恼)

然后第一次看这番看完第一集就关了(,这种3D画风还挺别致的。我对这部番剧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也太扭曲了吧”。

后来身边同学都在看,天天组一辈子乐队演奏春日影,刚好B站又上了限时免费观看,咱们看看这卖够是怎么回事(棍音)。

一上来的剧情很多都是伏笔设置,没有一定耐心和预期不一定看得下去。人物形象的塑造就很突出,开场就塑造了高松灯和爱音一个怪癖,另一个热情的形象,并以“能和我组一辈子乐队吗”这样的奇怪发言设置了剧情转折。全剧设置的伏笔非常多而紧凑,比如对灯行为的解释到第三集以其视角讲述CRYCHIC成立与解散的因果而揭露,又埋下了之后演奏春日影祥子破防的预演。类似的伏笔设置使得剧本在乐队单一故事线中仍然出色地刻画了各个不完美的角色间的纠缠与个性,最后在反复低气压中第十集完成爆发,纯纯的享受了。

而BanG Dream的多乐队共享世界观也为后续故事展开预留了充分的空间,MyGo!!!!!完结之后仍未解决的情感矛盾可能会在邦邦的后续企划中展现,令人期待。

比现实更美好,比美好更现实

下面将把GBC和MyGo放在一个部分。在我看来这两部番的剧情都是贵在真实而不失美好。

MyGo!!!!!的现实困难主要体现在高中生视角对前乐队与现乐队的感情纠葛,个人身世苦难(客服小祥.jpg),老生常谈的新乐队开live面临的问题(第七集),这种现实感不会让人最初就喜欢上每个角色,甚至会产生好恶,而这才是现实常态。
而动漫又总是美好的,每个矛盾爆发时总有人能够站出来扛住一切去救赎双方,无论如何,这种处理要比无形的大手来拯救一切真切的多,又保留了二次元对美好结局的向往。尽管ep10灯突然重力场全开情感爆发的剧情存在争议,我还是觉得这种转变并非无迹可寻,只要能完成情感表达,这样稍显美好失真的表现有何不可呢。

这种现实感使MyGo!!!!!的第十集爆发力超越《孤独摇滚》第八集波奇克服心魔救场,与乐队日常番划清界限。

看到“我是来结束这个乐队的”然后被拉上台演奏诗超绊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做诗超绊语调校的时候看了好多遍开头。

少女乐队的呐喊

不管悲伤、喜悦、还是愤怒,
全部投入歌中。

Girls Band Cry与前面几部少女乐队番最大的区别是:前几部都能和校园扯上关系,而有刺无刺乐队内没有一个在读学生。而仍旧偏现实写作就不同于MyGO!!!!!描绘高中生的情感纠葛,更加贴近社会,并试图谈论现实中组乐队的难处。这么一说,GBC的故事好像更“摇滚”一些。

GBC美好在哪里?退出大热乐队钻尘,追求自己喜欢的音乐;新歌103播放,退出事务所,继续追求理想;以及桃香和仁菜的冲突与拯救,这些加起来还挺浪漫的。更不用说五个凑不出高中毕业证的人居然能够几个月就胜任吉他、作词、编曲,天才疑似有点太多了。还有像三浦那样的贵人,一方面喜欢这个乐队不进行专业的商业指导约束,让乐队太个性化导致商业失败,另一方面又没有足够强悍的经济实力支援乐队实现梦想,上不去下不来白银一样卡在这里。在现实这样的经纪人纯拖累公司和乐队发展罢了。

有刺无刺乐队的流媒体专辑我还挺喜欢的,但番剧里音乐表达是相对弱化的(3Dlive演出还是很精彩的,但涉及乐队的细节处理得并不好)。构造的矛盾却理想化表达弱化了剧本的立意:角色冲突是频繁的,但解决方法又不那么深刻。即使都不是学生,年龄又摆在那里,于是一旦涉及到更加贴近三次元的生活,乃至生存问题,处理起来就不易把握平衡。因此,现实似乎过于美好,而依然强调所谓的现实困境,内涵表达打了折扣。

结尾仓促,也很现实,平稳落地。达到了小众乐队应该获得的,有一小批忠实而热爱的观众能够理解倾听乐队所希望创作的乐曲。如果莫名商业大爆,那成功的也太不真实了。然而即使不被世界眷顾,只要希望并非绝望,也依然期待着,奋斗着。

这就得提到一个现实的问题了:会有第二季吗?如果没有第二季,那这个结局只能说差强人意。还是期待东映未来怎么做吧。至少在可预见的几年里,少女乐队番是不会少的。

能做一辈子术力口吗?

虽然我所在的高中并没有多少校内乐队曝光的土壤,对于这种社团也不给什么支持,但高一高二确实各组出了一个乐队,也在校内活动上表演过。

学生阶段,参与校园乐队,或者在互联网发表音乐获得一定关注,都显然是音乐人了。退一步讲,参加合唱团,偶尔发点翻唱,时常训练一门乐器技艺,也是在玩音乐。我在高中从来没有遇到了解术力口的人,最多也只是单推某一位,然后买谷/看cos……这一类外延创作。

即便这样,能做一辈子术力口吗?

一辈子这种话,好蠢。

但就让高中生的幻梦像番剧一样在迷茫中进行下去吧——

迷子でもいい、迷子でも進め。
不畏迷茫,迷茫着也要砥礪前行。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